「生態旅遊只能當副業,不能當主業。」林晏州直接卻中肯的闡述生態旅遊的意涵…… 經營者或周遭居民也絕不能有靠著旅遊致富的不當憧憬,要懂得把握細水長流的原則,那才是永續經營的不變法則。「慢慢吃,不會太撐,但絕不會餓死;吃太快,只會噎著,更因而讓子孫斷糧。」
the site managers and local residents must never have such an illusion that ecotourism can bring instant wealth
陳美惠覺得最難是觀念的轉變,「過去滿腦子都是拼經濟,會影響到當地環境,甚至人與人的關係」
「這些鄉村走過台灣大開發年代,但當居民看到有野生動物,有那麼美的山村、溪流,有那麼好的人情味,就要呵護她,不再殺雞取卵。」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人稱「本土生態旅遊教母」,過去20年,她陪伴幾十個社區尋找與山林永續共存的經濟模式——從養蜂、種菇、養山雞,到開展深度生態旅遊。這些故事集結成書《里山根經濟︰社區林業的知和行20年》,記錄社區轉型的一步一腳印。 山村綠色經濟碰上疫情,也是生態旅遊的一次壓力測試。當外國人來台灣已不只是要看夜市、逛名勝,疫後的生態觀光產業如何永續下去?陳美惠和開辦生態團的旅行社業者,提到改革法規、培訓人力、改善交通配套、推廣企業員工旅遊等,都是未來機遇。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右)及經典雜誌副總編潘美玲(左),撰寫《里山根經濟︰社區林業的知和行20年》並舉行新書發布會。攝影︰袁慧妍 「最難是觀念的轉變」 14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陳美惠、經典雜誌副總編輯潘美玲,舉行《里山根經濟︰社區林業的知和行20年》新書發布會。林業保育署長林華慶稱,全國很多社區都開始探索在地資源,推動社區生態旅遊,「應該讓她展現原來的美麗」。 而這個過程中,陳美惠覺得最難是觀念的轉變,「過去滿腦子都是拼經濟,會影響到當地環境,甚至人與人的關係」。 2002年,陳美惠在當時的林務局工作,研擬社區林業計畫;2004年她轉任屏科大教授,並成立台灣首間社區林業研究室。她首個輔導的生態旅遊案例,是墾丁社頂部落——1984年墾丁國家公園成立時,不少部落被劃入國家公園範圍,禁止狩獵漁撈,官民起了劇烈衝突。至2006年,陳美惠走入社頂部落,每週一兩晚與居民開會幾小時,再開兩小時夜車趕回屏東市,隔天一早回校上課,這樣的生活她過了三年,慢慢打開居民的心。 在社頂部落,陳美惠規劃了梅花鹿尋蹤和日夜生態體驗等行程,也是南台灣首個以自主營運和生態旅遊獲利的部落,2015年獲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團體組首獎。 早期屏東社頂部落進行第一批的夜間觀察導覽。圖片來源︰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提供 這些保育與生計之間的拉扯,在輔導其他社區或部落時也同樣發生,陳美惠提了好幾次「要化解不信任感」。她利用人際網絡影響更多居民,「不要只講保育,居民沒感受,我們的主張是保全跟活用」。 這20年間,台灣除生產既有的龍眼蜜、荔枝花蜜外,社區小農也開發出花蜜、草蜜、樹蜜等森林蜜;從段木香菇菌種弱化,到打造出社區型菌種中心;在恆春里德社區,獵鷹者變成護鷹者,開拓了生態觀光的商機。這些不同的社區,從一級農業生產,二級加工,做到三級旅遊行銷。 花蓮鹽寮社區發展林下養蜂。圖片來源︰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提供 林華慶稱,20年來社區林業推展過程中,已執行了3371項計畫。以最近五年為例,共計970項計畫中,與林下經濟相關的「樹木與生活篇」共92件(9.5%),與生態旅遊相關的「森林育樂篇」則有226件(23.3%)。林業保育署正研擬國際認定的有效保育地(OECM)認證標準,預計明年下半年推出指引,推估有五成以上社區林業有潛力可被納入。 林下養雞。圖片來源︰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提供 「不願意負擔對等的價格,去反映地方的價值」 20年奠下的基礎得來不易,推展社區生態旅遊仍會面對什麼困難?又如何在疫後報復式的出國潮中走出一條路?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游智維12年前開始開辦部落或環境相關旅遊,他說,民眾認為城市團的價格高,以為社區旅遊的成本最低,「但這是錯的」,因為社區的材料、人力都稀少,提供服務和產品的成本更大,「可是大家不願意負擔對等的價格去反映地方的價值,這是台灣很大的問題。」 政府不同部門都有推出生態、部落、農村、文化旅遊等,但游智維覺得這些只是為了「滿足KPI」,既沒有有效投放資源,又沒法提供深度的旅遊設計;台灣大部分傳統旅行社,仍然以辦護照、買機票、報團、訂房間為主要業務,「台灣有幾千家旅行社,如果都能成為政府連接社區資源的地方,旅行社不只是中介者,未來能否成為供應者?」 農民在新書發布會上介紹產品和社區林業發展。攝影︰袁慧妍 另一家提供生態旅遊服務的原森旅行社副執行長黃俊翰則指,疫情期間成了生態旅遊的壓力測試,當人潮過多,就考驗當地居民導覽的能力。但優質的社區,還需要有資源爭取曝光,吸引旅行社注意,「例如可成立推廣協會、聯盟,參與政府單位的觀光活動」。 黃俊翰認為,一般散客會認為自行開車也可四處遊覽,散客市場較難推進,未來可考慮開拓企業團體員工旅遊市場。他也建議政府可提供交通接駁,讓不開車的民眾也可較容易接觸到社區。 「時機到了,國家應該要重視這一塊」 除一般政策改善、人力培訓、資源和預算投放外,陳美惠提議要改革法規。她指,受《發展觀光條例》第27條所限,只有旅行社可以帶團做生態旅遊,社區自行做串連型旅遊則不被允許。不過,「大部分旅行社都忙著帶出國團,沒幾多旅行社會專心經營這種產品」,故不能只靠旅行社與少數社區合作;當政府希望社區自立自強時,「有沒有法規讓社區在合法情況下,呈現地區優質的產品?」 2019年,她曾成立「社區小旅行合法化推動平台」和發起連署,倡議將社區特色小旅行、生態旅遊、農事或部落文化體驗等,以特定區域內的深度體驗為特色的地方產業,統稱為「特定地區小旅行」,並修訂發展觀光條例,新增特定地區小旅行專章,或由支持輔導特定地區小旅行的部會,如有法源依據者應修法納管(如《農村再生條例》),如無法源依據者(如文化部),應立專法或管理條例。 「外國人來台灣已不只是要看夜市、逛名勝。台灣的生態旅遊、里山,都可以為台灣觀光助力,這是一般觀光業者做不出來的。時機到了,國家應該要重視這一塊。」陳美惠說。
「要化解不信任感」
升學主義的來源,正是臺灣與東亞諸國所賴以經濟起飛的瀰漫全社會的無止境勤儉精神……這種勤儉精神的成分之一是無限制的工作投入。不只是低收入的勞工小販願意長時加班,逾時營業。連極高所得的名醫們也不惜觸法犯規,下班後不辭勞累在自家看診增加財富。勤儉精神的成分之二是延後消費,延後享受。東亞國家的人民並非不知如何奢侈誇示,享受財富。但通常會先勒緊褲帶,一家人克勤克儉到累積了令人心安的足夠資產後才開始放心享受辛勞的果實。以前半生的辛苦換取後半生的安逸,這是東亞各國共通的經濟思維……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勤能補拙。工作如此,準備考試當然也如此。如果把課本讀五次能考七十分,讀二十次能考八十五分,讀一百次能考九十分,很明顯的,學習的邊際效用是降低了。但是既然閒著也是閒著,為什麼不多讀它幾十次、幾百次,增加一分算一分呢?於是不論日夜,不論週末暑假,只要一息尚存,你就專心準備考試吧。無止境勤儉精神的勤就表現在這無休止的投入準備考試科目上。…儉就是「暫時」壓抑無益於考試的一切活動與享受。既然入學考試不考體育音樂,那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上體育?為什麼不將音樂課挪來加強數學?喜歡看課外書?等考上大學再看吧!看報紙聽新聞關心世界大事?等考上大學再關心吧!想郊遊烤肉跳舞?等考上大學自然由你玩四年!於是所有與入學考試無立即相關的知識追求,人生關懷,個人興趣,乃至休閒娛樂,都在升學(以及它所代表的終身前途)考量下被暫時棄置一旁。暫緩不急的享受,這就是儉惡性升學競爭的根源是我們社會過度勤勉向上(至少就教育與升學而言)的精神
東亞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勤儉精神。極端勤勞,也極端節儉。拼命賺錢,延後消費,到了可稱之為集體自我剝削的程度。後果是高額儲蓄,快速資本累積,快速成長。但這局勢稱羡的東亞經濟奇績背後,卻是惡劣的生活品質。環境保護、居住品質、文化教養等,都被視為不急之務,一切等賺夠了錢再慢慢彌補
美國的起源是清教徒尋找自由土地,其個人主義的「個人」,有信仰約束,自有分寸。現在,信仰淡薄,個人主義淪於自私。
獨立精神也顯示了個人主義代表的自由觀念,及其過度發揮後,因而出現的人情冷漠,與趨利忘義的嚴重弊端
大量資金已經用來炒作非生產事業
中產階層和他們原本是雇主群的富豪們之間,原本關係相當密切,現在由於富豪遷移他處……富豪們與他們中產階層僱員之間,也彼此脫了節
新出現的社會階層化,在這二十年來,遂與過去不同了。過去的富人、中產、貧寒三級區隔,其間生活方式與意識形態的差異,沒有今天各階層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
貧富差異的程度加大,各階層之間彼此異化,已經無法逆轉
一旦情況改變,整個地區,全部遭災……已經衰敗無法重振
中年人,也就常常是沒有可以傾訴自己情緒,分享成敗的伴侶
當人與人之間,只能以「利」相處時,人間不會再有人類情感
「我可以爲所欲爲,因爲我是勝者。」這個現象
A family is a system for living and raising children.
Management is a system of peopl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and regulating the activity
In a primitive society, the existing systems were those arising in nature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ccepted as divinely given and as being beyond man's comprehension or control. Man simply adjusted himself to the natural systems around him and to the family and tribal social systems which are created by gradual evolution rather than by design. Man adapted to systems without feeling compelled to understand them.
laws serves as a guide to permissible behavior......But no one knows the entire legal code as set down in the statute books. Instead, a guiding moral structure conveying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right and wrong helps us to estimate approximately what the law must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