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說帖有很多種類型,比方說針對某個法案修法氛圍正熱或值得強力主推時,就會做該法案的一些關鍵爭點與民間建議的說帖,那種就會比較細緻;而新立委上任拜會的說帖就要盡可能用精要的詞語,先介紹自己與廣泛介紹各個法案,然後法案說帖的內容會用附件方式處理。但無論如何,格式上都是一樣的。扣除掉封面與前言,並依照短中長期順序排列各類議題(單一法案說帖通常都不用)後,每個議題的形式會是「背景」、「問題指認」、「政策建議」。可以使用精簡的段落,也可以僅是列點,但務必清晰。你的TA是「對這議題不見得那麼熟悉的委員」,搭配拜會時的解說要直接切入正題,不要繞來繞去或放太多無關資訊,要尊重委員的時間,並且最好先做點功課找與委員領域最相近的議題(如社福+住宅=社宅議題)等。而在說帖寫作上,面對「政策建議」上的苦惱應該是比較常見的。其實平常沒有在做「政策建議」的話,我的經驗是可以先「指認當下現況有哪些重要困境或問題」,然後往回推導出「要解決這問題應該要怎麼做」。但值得注意的是,「問題指認的完成度」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因為你可能下意識覺得你知道問題出在哪了,或那些問題「人盡皆知」、「有眼睛的都看得出來」,但細究之下卻根據不足。這方面就要看各自找尋資料的敏銳度,而其實只要這階段的內容做得紮實,往往一些「政策建議」也就呼之欲出。至於要如何把資料紮實下來,可以使用一些書籍、政府公開統計資料等等,政府公開資料多如牛毛,但如果從別人引用這筆資料的文章中知道「有這筆資料」,再回頭找原始檔,往往有意外驚喜。甚至光是看這些統計資料,很多事情就已經可以顛覆你的想像,已經可以發現一些問題的端倪了。如果發現想要指認或解決你心中的那個問題,但公開資料仍遠遠不足的話,可以透過民調、問卷等方式取得資料,而另一種方式就是政府內部統計資料,通常是NGO與立委/議員問政上進行合作。所以如果還不知道要怎麼提出政策建議,至少先盤點出還缺什麼資訊幫助你判斷建議如何進行。一方面透過公開資料、問卷或與民代合作找到這些資訊,一方面看看國內外有沒有相關研究已經提到這個爭論或已有更好的制度處理這個問題,也能開拓你最後提出解方的眼界(國外的OOO制度很好,但搬來台灣會卡到XXX法,那就從XXX法開始修吧)。回到一切的基礎:資料。公開資訊沒什麼好講,就是蹲馬步笨功夫,摸得夠熟才會有「這筆資料跟之前的另一筆資料對起來,好像會發生有趣的事!」的靈光一閃;而與民代合作的問題要先確保其他功課都先做好了,問題都有列對,再去麻煩人家,問題盡量越簡單越清晰越好,列點呈現,不要讓行政部門有顧左右而言他的迴避空間。我們跟立委合作看到的各種多屋家戶資料,已經不知道有沒有加起來快二十次了。一開始可能會因為各種粗疏被耍,但你總會逐漸逼近真實。大部分的狀況下,資料上這樣就可以了。但有些資料即便與民代合作也不好取得。有些是真的皮到怎樣都不給或亂給,或是這個資料跨部會勾稽所以很難要(如內政部統計處與財政部財資中心),那就要更麻煩委員辦公室,需要請委員把這些部門都一次揪來開協調會。看這個資料的整合上,大家各自有什麼困難,建立對接窗口,當場把負責與期限分派好,期限到了之後再來驗收。而有些時候,你真正想問的問題是不可能拿得到的。需要靠編織問題網去逼近真相,想辦法提出一些可實證且政府必然會有的數據,透過這些數據推導出你想問到的答案,整個過程有點像玩海龜湯。比方說,台灣不可能有任何部門有辦法且有意願統計「台灣租屋黑市佔多少比例?」。那我們就請委員協助釐清了「台灣有多少戶繳納租賃所得稅?繳了多少錢?」與「台灣有多少租屋族用租金抵稅?」這兩筆數據。經處理過後,粗略估算台灣租屋黑市七至九成以上,這個推估最後因為資料限制,絕對還是有不精確之處,且還沒更新最新年份的比例,但這已經是目前全台灣最準確的數據了。甚至連監察院審議部報告都使用我們講的「租屋黑市」這個詞。最後,還是有一些資料是真的要不到的,就是政府壓根沒做這個統計,比方說「有多少領取租金補貼/入住包租代管的房客,有設籍在租屋處?」這個問題就因為根本沒有這個統計欄位所以要不到。但有些時候,「根本沒有某些重要資訊」本身或許就可以是一個問題,政策建議就是「要求政府統計此項資訊」。所以一份說帖最重要的,其實是問題指認夠不夠清晰。只要能夠回應這些問題.解方與政策建議都可以調整。而這整個過程中,數據與資訊的重要性一以貫之。至於一份說帖要不要具備政治判斷?我覺得需要,但不見得需要見於文字。
剛剛跟NGO朋友聊到用來倡議的「政策說帖」怎麼寫,我自己也只有一些摸索與言傳身教而來的粗淺認識,不確定對誰有用(甚至是否有用),諸君姑且看之。...
「MENU」,因為這會是一份今年我們盤點最緊急或最重要的法案改革清單。「MENU」的用途是讓我們拜訪新立委時,讓他們能最方便認知道我們有什麼「菜品」。有一些「菜品」會是我們特別介紹適合這位委員的,有一些則是讓委員辦公室評估之後,看要不要一起點這道菜。這種玩意做起來要頗花力氣,我大概寫完目錄之後給大廚(秘書長)審閱後,後廚真正儲備的「菜品」本身,開議之前就至少要先寫完三樣最有時效性的議題(有一樣分給同事,所以我至少要寫二樣);而每道菜品都是套餐,有且只有「背景」、「問題指認」、「政策建議」,在可以寫清楚的前提下,字能少就少,不要寫任何其他廢話
剛剛完成了前兩天說腳摔到的那篇文章,待刊出後再跟大家分享。內容大概會是「以青年投票趨勢,重新定位台灣住宅政策與戰略」,並提出針對在野黨/執政黨推動政策的策略剖析」。接下來我要處理的工作,我親切地叫它「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