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成員有許多是在地人,除了戴老師本身是鳳林人之外,其他老師在計畫之前就和鳳林有許多連結,有些甚至已經耕耘數十年。例如……東華臺灣文化學系郭俊麟老師的田野場域也就在鳳林,甚至參與撰寫花蓮縣誌和鳳林鎮誌。孫老師認為,越熟悉本地環境,需要磨合的時間就越少,對於團隊的成功組建相當關鍵。此外,東華環境學院長期參與當地的環境運動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甚至在地方發生抗爭時也扮演很多角色,因此對居民來說,研究團隊是很熟悉也是長期存在的夥伴……然而即便有此優勢,團隊開始執行計畫時也歷經多次來回溝通與修正,特別是光電本身引起的爭議,從不同面向影響不同群體,就算是支持方也有許多是有條件的支持,而反對方的理由更多元,從反對政府能源政策到關切負面衝擊,還有些並不反對光電,只是不贊成地面型,只支持屋頂型
今 (2024) 年四月三日早晨,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7.2的大地震,其中在北北桃部分地區實際震度達到四級,許多居民卻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引發議論。一些專家學者指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基礎科學觀測與研究仍有很大缺口,包含長期發震機率圖和東部海底斷層構造等還需要更詳細的資訊,使得初估震度與實際震度有不小落差。 從地震到颱風等天災,再到人口與經濟等社會變遷,各式各樣影響社會生態系統的「驅力」持續作用於花蓮,但這些驅力本身、驅力間的作用過程、驅力產生的結果,科學上仍有很大未知數。事實上,今日的花蓮,除了來自海底的驅力尚待釐清之外,還有來自中央政府能源政策的驅力,即是逐漸在各地建置的光電設施,除了可能影響當地的社會與生態,也關乎著當地以及全國淨零轉型目標能否達成。TSH在此脈絡下,訪問LTSER花蓮站的成員們──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的孫義方教授 (以下稱孫老師) 、李俊鴻教授 (以下稱李老師) 以及戴興盛教授 (以下稱戴老師) ,本文將從他們在花蓮長久深耕的經驗中,探討成立剛滿一年的LTSER花蓮站特色,以及促進理解光電與社會生態互動的關鍵角色。嘿CIRES,疫情之下還好嗎?
「他們希望不只是光電,也能協助理解農村人口老化、缺工、以及人口外移的重大的社會生態變遷。」
要預期花很多時間坐下來討論與對話,並透過共同讀本與議題作為基礎,才能建立團隊、培育人才、以及找尋到解方。孫老師則坦言,光是聽懂彼此講的話就很不容易,「我們每週有讀書會討論社會生態系和治理方面的議題,還有好幾次大家一起關在某個地方三天兩夜腦力激盪,讓大家至少語言可以互通,知道你講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不會想成另一個東西」。三位老師以韌性 (resilience) 為例說明,不同學科在定義上都圍繞著如何在重大事件衝擊後復原到一定程度的概念,但如何監測韌性,就有很大的不同。自然與生命科學會有很清楚的量化指標,例如生態學中的適應地景 (adaptive landscape),可以量化某一狀態經過擾動後,是否能回復到原先狀態,但大部分社會科學概念的韌性因子是質化的,例如社會資本。「我們當然也能把社會網絡畫成一張圖,但很難給出具有科學意義的量化指標。」戴老師指出,社會對於光電的接受度,很大程度取決於信任度、好感度、以及地方感 (sense of place),問卷統計頂多呈現趨勢變化,但這也有非常大的主觀性,「前期磨合主要是理解多元想法,不要一開始就質疑別人,或預設別人的想法沒有意義」
國科會和學校穩定的財務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李老師強調,長期監測可能沒有回報,或是10年才能看到一些成果,「這是一種社會服務,監測20年可能才會有一些東西能講,但三年五年內真的很難,對年輕或新進老師而言很辛苦,沒辦法很快發文章、拼升等」
更重要的是尋找出主導這個社會生態系統變遷的重要營力,以及最能反應系統變遷的項目,將他們納入長期觀監測的系統之中
國科會諮詢委員希望我們聚焦,但鄉親們卻有很多希望團隊可以幫忙觀測的項目。不只有風機,光是水質就有藻華爆發和雞糞污染。王老師補充,團隊有能力做的就去做,做不到的就請外部協助
已有其它機構在搜集的資料,計畫能利用串接方式取得資料,就不再重複投入
因牽涉法規,就非學術單位能協助。「和權益關係人明定邊界,我們能促進行動發生,但不是行動發生的單位。」
觀光人潮也正在衝擊著地方生活。宋老師說:「假日停車位根本不夠,也影響採蚵三輪車進出作業,攤販和寺廟收益有增加,但攤販多是外來的,有多少收益進入當地社區、對當地福祉為何,是我們正在研究的課題之一。」
串接內政部社會經濟資料服務平台的基礎社會經濟資料,團隊也將新聞報導、地方文獻以及訪談資料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描述臺灣西岸港口變遷的俗諺,後面還有「四寶斗、五番挖」的說法,而番挖即是今日的芳苑,在鹿港淤積後,芳苑曾是中部主要的「貨物轉運站」,但在廿世紀上半葉,逐漸隨著淤積而繁華散去,並成為全國人口外移最嚴重的鄉鎮之一。如今在政府致力於發展再生能源之際,芳苑風頭水尾的特色成為風電發展的熱區。在風機一支支豎起的同時,一旁的沿海濕地也面臨「轉運」,彰化縣政府爭取劃設國家級重要濕地,期待藉此保護農漁民生計免受風機及光電板影響,但也引發民間各方爭論,有些人認為限制光電及各項產業發展,將錯過國光石化之後再一次的經濟發展機會,有些人則認為這是遲來的環境保育措施。 從航海時代的「風帆」到淨零轉型的「風電」,芳苑地方光景不斷隨著環境與社會變遷而起起落落,自然環境變遷化以及從地方到中央推出的各項政策,都讓芳苑的社會生態地景不停的變動,也左右芳苑未來的發展路徑。但是在缺乏對過去變動的盤點與對現況的調查,我們難以評估這些自然以及人的作為,究竟對這塊土地的人以及棲居其間的眾多生物有何影響,也無法在各項開發或者保育政策推動之初提出基線資訊,從而論述這些政策與作為可能的社會及環境影響。已
LTSER Changhua 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彰化站訪談資料
博後與助理們騎車在街上觀察,逢人就聊天,或是坐在港邊看漁民卸貨,不斷找尋能實際與當地居民一起行動的契機,直到2022年7月,臺東縣府委託災修南寮漁港的外包廠商,進港下錨時把石朗潛水區一處外型酷似復活節島摩艾石像的珊瑚礁岩扯斷了。……計畫團隊在觀光業者和漁會組織之間穿梭,了解此事對當地衝擊非比尋常,因此在事後,設計一些活動凝聚共識……摩艾石行動後,綠島團隊與漁民群體更緊密了,開始搜集卸魚資料。「綠島漁業規模較小,被許多統計忽視,沒人知道他們長期抓多少魚、賣多少錢、賣到哪裡。」Allen老師強調,絕不能一開始就把「搜集資料」連結到「管制」,「要讓漁民感覺抓魚是驕傲的事,而不是好像偷偷摸摸在破壞生態,叫他們不能抓這個或那個」,團隊目前累積37位漁民一起使用海漁基金會的卸魚申報app,結合特定活動確保與漁民討論珊瑚礁的漁業採捕現況,對照資料一起商量怎麼調整……COVID期間補給中斷,吃油的發電和機車都停擺,震撼了綠島居民,能源轉型因此成為居民切身話題……綠島民眾對政府缺乏信任感,包含過去資源投入、利益不平衡……Allen老師指出,世界上大部分有珊瑚礁的都是開發中國家,例如印尼、菲律賓、斐濟、馬爾地夫等。「他們的社會需求與發展策略絕對和臺灣不一樣,使用的研究架構也不一樣。」而少數已開發國家,如澳洲的大堡礁,已是嚴格限制漁獵的制度管理。「但綠島不可能做這些管制,臺灣也從來沒辦法真的管制漁獵。」
坐落於臺東外海,面積比桃園機場大一點的綠島,有大約四千多位常住居民;但每到春夏旺季,經常迎來每年三十多萬人的觀光旅次。儘管龐大的人流意味著當地重要的生計來源,但也對當地有限的資源產生龐大壓力,從最基本的食物的取得,到推動觀光所需的自然生態美景,以及遊客旅遊過程中會使用的能源與各類資源,再加上氣候變遷加劇,以及多次颱風及COVID疫情的衝擊,都使得綠島的永續發展充滿挑戰。 2022年,國科會與中研院合作,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綠島海洋研究站設立第三個「臺灣長期社會生態研究 (Long-term Social-Ecological Research, LTSER)」核心觀測站,沿著「生態」、「環境」、「社會」三個主軸,佈署各項儀器與專業工作者,展開長期的觀測和研究,並捲動居民和廣泛的權益關係人,從科學面以及複雜的社會網絡中,收集關鍵資訊,一起找尋適合綠島邁向永續發展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