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人應該都有「普通對話」的能力,彼此傾聽與分享,進而懂得如何「深刻對話」,在對話中彼此感到「深刻」、「療癒」或者「有啟發」,那麼在討論彼此觀點、期待與行為時,方能懂得表達與接納。若無一點兒深刻對話的能力,往往討論常陷入對立,這是目前社會常見的現象
對話的要素,並不是講究策略,而是一個觀念脈絡,也是一個真誠的心法……對話不是「策略」,而是一個本然的脈絡……教養不是策略,而是真誠的互動
要開啟真正的對話,對話雙方的姿態都應該是平等的
先願意不帶任何價值判斷的聽[對方]說話,我們才有機會跟[對方]建立起信任關係。有了信任關係,我們也才有機會真正開啟雙向溝通的通道;進而讓[對方]敞開心胸說出
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意識到自己所選擇的方式,是不是他真正想要的?這就是一種覺知的對話……釐清他想要的生活,讓他為自己負責,而不是成為一名受害者
秩序的維持,是可以透過對話來進行
有些父母常說,不了解孩子。但觀察父母的對話,他們不是想了解孩子,只是希望孩子乖乖順從,照著父母的意思罷了
發自真誠的覺知,對於成長自權威年代的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求生存」的能量,是一種從「恐懼」激發的能量,雖然令人長大,但是生命殘留著匱乏感的陰影……過去,傳統的主流社會中,父母總是教導我們以「匱乏感」作為動力,希望子女更上進,用「你做得不夠好」、「你擁有得不夠多,包括物質和能力、特質」來驅使你更努力、更認真。久而久之,作為孩子的我們,就得到一個結論「我不夠好」,甚至是「我永遠不夠好」的結論。雖然促使人行動中有一股「求生存」的能量,卻也產生巨大問題:「我必須永遠感覺匱乏」,這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輩子擺脫不掉的感覺。因為永遠感覺不夠,我才會努力往前,否則就會怠惰而一事無成,這是一種「恐懼」的驅動……另一種模式提供「滿足感」,就現有的條件感覺到富足、有能力,面對問題與挑戰時,可以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運用自己的能力和資源,面對眼前的問題和挑戰…一股探索、冒險的成長動力,嘗試去發展自己,帶著一種好奇、興奮的心情,看看自己可以創造出什麼或發展出什麼,也擁有創造的能力
一般人的對話,常常卡在情緒裡,雙方以情緒對抗,談不上彼此了解了。因為忽略了對話的精神,未覺察要先妥善自己的情緒,而且以單向的灌輸、命令、指責、解釋、說教、迂迴,甚至運用策略說服,這都不是對話,因為對話是雙向的
對話的目的,在於坦誠的認識自我,也能夠了解對方,讓雙方的内在更加連接
「腦補」是指在頭腦內對事件的描述,自行進行補充、構成或完整想像,偏向自我的主觀意識。然後將事件的留白處填滿,這需要個人的想像,或定見
不是去看問題,而是看人的困難,若只是看問題,會將人問題化。若是看見人的困難,就會看到人的資源,看到人的力量,行為不是一個人的全部,轉化與溝通就有了可能
我關切的目標是人?或者是問題?「彼此」是否產生對話了。若對話展開了,便對人有了關心、欣賞與好奇,好奇人的選擇,以及人在處境裡的狀況……關心生命本身……生命與生命的交流
面對壓力,要如何放鬆?……壓力的成因,來自妳看待事情的態度,看待自己的態度,這與成長背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