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的並非規劃設計的過程,而是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像划龍舟,慢慢來或許比較快「一開始聽到都更後坪數要砍半、裝潢費用好幾百萬全部打水漂,我就問誰願意?」于先生說,「但那時候因為很多專業者的陪伴,在長久的耐心溝通下,我才終於把視野從數字上慢慢移開,看見其他價值。」……我們該注重的是『最後想要什麼效果』……這是每個人的心境轉變,一部分是緣分,一部分則是能不能把視野放到更遠、更大的未來……真誠與不懈的溝通,才終於影響了鄰居們,產生共識……對生活最了解的就是社區本身……「社區意識到自己能夠發聲」……怎麼讓社區可以去思考,『也許我們可以討論、發聲』,就是我們社區營造的角色應該傾聽、引導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源自大直北安段公辦都更案捐贈之公益設施,「112年度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空間...
通常社區住戶不是沒有意願,而是內部之間存在不同的看法意見,造成認知差異而無法整合,所以問題是社區內部的意見整合過程中,需要什麼樣專業的協助讓大家能充分溝通討論後再形成共識決策呢?
0403花蓮地震後持續引發大家對都市更新推動的種種看法……其提到「靠市民的意願與配合了」這個因素,我認為這就是目前都市更新推動困難緩慢的關鍵所在
為什麼都停滯在問題的反應而缺乏新的突破性作為呢?……大家很想得到解決方法,但很少人願意投入研究,連公部門都只想為短期可行的方式進行個案KPI的政策績效的話,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心態作法,如果一方面好像想把社區營造帶入都市更新的社區培力嘗試,但另一方面公辦都更還是延續市場機制想快速完成個案績效,這樣是無助於根本解決都更這個社會議題的本質問題
這次0403花蓮地震發生大規模的災情……自然又引發社會輿論討論都市更新重建應該要快速推動的反應與聲音,但我對這些反應覺得還是聚焦在建物重建的“事”上打轉……問題的核心在於推動過程中社區住戶情緒感受、促發參與動機……等“人”的因素沒有更細膩和論述的引導觀念,都更議題應該將“人”需求因素要先被關照
若只是因為地震的恐懼所引發的更新推動,還是會侷限在市場開發機制,高房價地區開發誘因的“天龍國”式的更新推動,其他地區若僅靠公部門杯水車薪的有限資源是無法普遍性推動
需要相關利害關係人一起參與,尤其是社區住戶自己的自發性動機(而不是被動期待等待著專業者來協助解決自己社區的更新問題)
一個家戶跟建商談,還是一整個社區一起跟建商談,哪個會比較有利呢?(合作是不是力量更大呢!) 我建議社區住戶需要將自己當作經營者來思考都更推動事宜
向企業經營觀念取經-面對問題要主動、且用跳脫慣性框架的創新思考或許會有不同的視角和行動方式來面對都更議題
目前社區在面對都更問題常常會處於是被動等待和依賴公、私部門的專業資源協助期待……
揪伴共同編製「社區自主更新實作指引手冊」的行動計畫從社區住戶的視角來廣徵大家面臨的痛點問題(由下而上)集思廣益的思考並嘗試討論更多可能的解決方向
這樣的編制手冊發想概念也將朝向類似維基百科編制的精神(共同創作)廣納各方看法見解來增加對都更議題推動的廣度與深度